挑难的先做!美leyucom乐鱼官网,国金融巨头全面上云的3大心法

 

  乐鱼·体育官方网站,乐鱼·体育官方网站,乐鱼·体育官方网站,在2020年这一年,一家只有26岁的财金百强金融公司,默默关掉最后一个本地端数据中心机房,正式成为纯云计算金融企业。他们对外宣布,全面上云不只更有韧性,交易错误量减少50%、灾难恢复时间快了70%,还能加速创新,构建开发环境的平均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几分钟,能使用的先进机器学习工具和热门AI服务也更多了。

  这家金融公司,就是美国财富百大中排名第15的第一资本金控(Capital One)。1994年成立至今,他们在全美拥有1亿多名客户、5万多名员工,还是美国第三大发卡银行。

  只不过,他们不认为自己是金融公司,而是一家从事金融业务的科技公司。这个定位,是驱动第一资本全面上云的关键战略。

  早在2012年,第一资本就启动数字转型。时任第一资本IT资深总监Danny Seeley说道:“我们很早就知道,未来的银行业赢家,一定是具备先进银行风控能力的科技公司,而不是懂得使用科技的金融公司leyucom乐鱼官网,。”

  这正是他们转型的起心动念,要成为一家发展金融业务的科技公司。于是,他们设立几个科技公司必备的条件目标,按部就班执行,2013年拥抱敏捷开发,2014年改用RESTful API和微服务架构、推动IT现代化,2015年实行开源优先策略。

  2016年启动上云之旅后,他们更发下豪语,要成为全美第一家100%上云的金融企业。

  第一资本成功上云和用云的关键有3个:技术、工作模式和人才。就技术来说,他们跨出上云的第一步是“先挑难的事先做!”第一资本软件工程副总Allison Perkel在去年官方博客回顾了第一资本全面上云的历程。

  这个难做的事,是指在上云过程中,依然保持银行该有的高水准风险管控能力。于是,他们先在上云初期构建云计算治理机制,如工作流程、安全管控组件等,来帮助AP团队,以安全、合规、无缝的方式将AP搬迁上云,并准备相对应的预防措施。由于他们决定搬迁至AWS公有云,因此云计算治理机制的功能设计,以搬上AWS服务所需的功能为优先,经评估审核后,才会激活对应的公有云服务来供技术团队使用。

  同时,为确保风控,他们也成立一个跨部门的利害关系人小组,成员包括云计算工程师和风险经理,来设计管理和控制机制,以便上云时有良好的管控措施。这个小组也负责各种压力测试和灾难应对措施。

  不只创建安全管控机制,第一资本一方面也将IT架构现代化,来应对上云所需的工作方式,比如改用RESTful API和微服务架构、重新构建数据环境,来为机器学习执行环境做准备。另一方面,他们也进行技术债管理、设置计划来维护已构建的系统,避免长期累积问题。

  第一资本成功上云的另一个关键是工作模式,尤其是导入了敏捷开发方法。他们原本采瀑布式开发方法,但考虑到上云以及之后的开发工作,第一资本改变工作模式,创建规模化的工程团队,成员包括工程师、产品经理、数据科学家和设计师,全都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工作,并融入第一线业务流程,来加速创新脚步。

  敏捷开发有几个关键元素,如敏捷方法论、Scrum框架、最小可行产品(MVP)、软件开发生命周期(SDLC)和CI/CD(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)。就第一资本来说,敏捷是一种思维模式,靠四个秘诀,让他们成功在软件开发中落实敏捷方法。

  第一个秘诀是信任团队、提供充分资讯。当一个新产品构想经过充分验证、准备进入开发阶段时,SDLC就开始了。此时,团队要确定“为什么”要开发这款软件,这个“为什么”要明确点出想解决的痛点,以及为何由团队开发。这个“为什么”确定后,就能导出软件交付需求,确立开发方向。

  再来是要让开发者探索,而非严格控制工作量。第一资本认为,在软件开发过程中,开发者最好能在初期自由探索不同的设计和实例方法,因为太早锁定需求和调度,可能会导致开发进度落后、成本超支,放手让开发者尝试,通常可以找到更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
  “知道何时该收敛”是第三个秘诀。到了SDLC下半场,团队不只要减少产品变化和变动,还要精简需求,因为每个功能的开发成本,除了写程序,还包括测试、合规性审查和后续维护。为精准管理,第一资本采用功能旗帜(Feature Flags)方法,也就是功能开关的概念,来在不影响主要版本的情况下逐步打开新功能,避免“未完成的功能”妨碍产品发布。

  第四个秘诀是,将MVP视为起点,而非终点。聚焦MVP可以简化软件开发的复杂度,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,比如过于强调MVP可能导致技术债累积、系统设计不佳,甚至影响安全和合规性。所以,第一资本认为,软件团队要创建强大的品质筛选架构(如第三方测试、合规性和治理验证工具等),来确保软件的可靠性。比如产品架设在云计算,就能使用Cloud Custodian这类开源工具,来确保产品符合企业内部规范。

  Allison Perkel补充,很多人开发MVP时,容易忽略基础设施的构建,团队应将基础设施一并纳入MVP讨论。她举例,成功敏捷开发需要一且高度自动化又有效率的CI/CD流程,否则系统无法扩展。

  人才是第一资本成功上云的另一大关键。对他们来说,上云不只是技术团队的大事,也是非技术团队该重视的大事,因此,上至创办人暨首席执行官、下至刚毕业的新职员,都得学习云计算知识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。

  早在数字转型时期,第一资本就深知,自己需要大量顶尖人才,才能像科技公司般,打造出色的软件服务。因此,他们扩大技术人才规模,专门招募美国各地的顶尖工学院学生,将原本4,500人的技术团队扩大至1万1千人,其中85%是软件工程师,其他还有产品经理、设计师、数据科学家等角色。这些人具备云计算知识和技能,能够以人为本、敏捷开发方法,来打造新一代基于云计算的客户服务。

  不只扩大招人,第一资本也重视人才发展,因此在内部成立技术学院(Tech College),来培养员工技能,包含软件工程、安全、云计算、移动应用、数据处理和AI等领域。

  这个技术学院提供4类培训计划,比如有为期2年的技术开发计划,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,提供技术训练和不同部门的轮调机会;或是名为第一资本开发者学院的计划,专门为非计算机科学系毕业的人才,提供6个月沉浸式写程序体验。

  除了专业技能,第一资本还重视领导能力培养,在学院下设置领导力培养计划,用1年时间来培养领导人才和技术能力,另也开设一门6周的人员领导课程,来提高资深人员的团队领导技能。他们期望,这些人才培育机制能兼顾用云技能和领导能力,放大技术价值。

  在这些努力下,第一资本原本使用的地端数据中心,从2014年的8个、2016年的5个、2018年的3个陆续减少,直至2020年撤出最后1个数据中心,成为全云计算企业。

  上云带给第一资本许多好处,比如加速现代化架构发展,如RESTful API、微服务、开源技术和DevOps流程等现代化应用。或是更快、更频繁发布新版本,更新频率从原本的每季或每月发布,变成每天多次部署。又或是能以低于数据中心的成本,马上使用最新技术服务。

  上云之后,第一资本服务的整体韧性也强化不少,比如当服务出问题,能快速在不同AWS区域启动服务,且系统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也大幅提高,交易错误数量及关键事件的解决时间都快上一半。这些好处,凸显第一资本迈向科技公司的特质。

搜索